北京代代助孕

首页 北京借腹生子 北京借腹生子代生 北京借腹生子代生宝宝 北京借腹生子捐卵 其它案例
北京借腹生子 北京借腹生子代生 北京借腹生子代生宝宝 北京借腹生子捐卵 其它案例
推荐案例

校园足球视而不见的最大盲区

时间:2020-03-23   浏览量:681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足球从来不缺争议,中国足球如是,校园足球亦如是。

中国足球特色学校中,江苏南京雨花台中学是一所令人钦羡的学校。

他们去年参加了当地举行的十个赛事,夺得9个冠军或一等奖,一个亚军。

在南京乃至江苏,雨花台中学是一所近乎完美的足球特色学校。

雨花台中学校队夺冠照——照片由雨花台中学提供然而,就是这样一所超强的足球特色学校,去年却因没有举办班级联赛而被勒令整改;他们的一名功勋教练因在比赛中辱骂裁判而被禁赛一年,学校无缘获得精神文明奖。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南京有关校园足球管理部门坚持规矩原则,敢拿自己的旗舰学校开刀,不能不令人为之点赞。

南京校园足球之所以能够做得踏踏实实、成绩出色,原因在于他们有深谙校园足球要义的官员。

他们保证了校园足球的发展没有偏离初心。

“如果从立德树人的角度来看雨花台中学被处罚的事件,一切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南京雨花台教育局副局长周文林说,“校园足球首先是教育,是一个泽被广大学生的普惠工程,重在普及。

立德树人,是校园足球的主旨,绝对不能偏离。

2017年5月,教育部出台了有关规定,将‘未开展班级联赛’纳入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复核评估一票否决的指标。

雨花台中学就是因为这条没有做好,才被勒令整改。

我举双手赞成这个决定。

”雨花台中学负责足球事务的教师吴伟表示,他们确实存在工作方面的疏忽,完全接受处罚。

他说:“这个处分也是对我们工作的鞭策,能促使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雨花台校队(照片中穿浅蓝衣服球队)在比赛——照片由雨花台中学提供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同时,吴伟还接待了两个来自济南的家长。

他们把孩子送到雨花台中学试训。

记者问其中一个家长:“山东不是有不错的足球学校吗?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到雨花台中学来上学踢球?”他回答说:“如果上足球学校,孩子三年前就可以去了。

但我们不会把孩子送到那里去,我们喜欢雨花台中学这样的学校,在这里孩子既能读好书,也能踢好球,做好人。

校园足球的第一要义2015年出台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明确规定:“发挥足球育人功能……把校园足球作为扩大足球人口规模、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性工程……使参与足球运动成为体验、适应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

”开宗明义,校园足球首在教育,重在立德树人。

因此,那些懂教育、把足球视作教育手段的校长,往往比那些喜欢足球、号称懂足球的校长,更能做出校园足球的本色。

在南京雨花台区,记者遇到好几位这样的校长。

比如,岱山实验小学校长郭卫星和梅山第一小学校长邱红英等。

校园足球对他们来说是教育工具,就像课间操一样,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进来。

他们重视班级联赛甚于校队成绩。

在他们的学校,记者看到的是全面参与足球活动、充满活力的笑脸,而非进行有板有眼训练、一脸沉重的校队。

他们把校园足球办得朴素扎实,从点滴入手,慢慢让足球走进校园孩子们的生活,没有那么多高大上的花样。

郭卫星说:“搞校园足球难在校长的认识问题,出发点是什么。

如果真是为了全部学生着想,那一点都不难,达到我们这个水平很容易。

必须要明确一点:我们不是培养专业运动员,青训不是我们的责任。

学校是搞教育的地方,我们的任务是教育,利用足球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

南京梅山一小正在举行班级联赛,中场休息时家长作为教练在指导球队梅山一小把班级联赛做成了自己的“世界杯”,深得孩子家长的欢迎。

记者赶去采访时正好碰上他们举行班级联赛。

一个孩子在比赛中摔倒,膝盖擦伤。

他的奶奶站在场边鼓励他说:“站起来男子汉!这点伤算什么!”记者问校长邱红英搞校园足球花钱很多吗?她说:“不花什么钱啊。

都是体育课的正常开支。

就是需要我们老师要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但这能换来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很值得。

”踏实朴实,不重锦标,是南京雨花台区校园足球的普遍特点。

雨花台区教育局副局长周文林说:“我们重视里子,不搞面子工程,对校园足球的考核很扎实,不务虚。

学校校队的成绩不是我们的考核指标,我们对它们的成绩没要求,只要求普及。

”周文林说,雨花台区凡是不搞班级联赛的特色足球学校在考核时全部“一票否决”,绝不姑息。

区教育局要求各学校要对班级联赛形成文字、照片记录,上传到阳光体育班级联赛云平台进行展示,接受孩子和家长的监督。

一旦发现作假,必被严厉惩罚。

“形式主义在我们的校园足球内没有存活的空间。

”周文林说,“现在孩子都非常喜欢班级联赛,家长也支持,如不举办,他们肯定会反映上来。

”周文林毫不掩蔽问题。

他坦承,在普惠理念的指导下,雨花台区的小学校园足球开展情况令人满意,但到了中学阶段,校园足球遇到了他们教育部门目前无法掌控和解决的难题。

在雨花台教育局的安排下,记者到当地的一所特色足球中学调研。

那里的校长非常重视足球,但很多家长不支持,其中一些坚决要孩子放弃足球全力以赴地学习。

“我们有个初三学生,学习特别好,也很喜欢踢球,每到周五他都想跟校队训练,但他爸爸知道他那时会训练,因此经常来监督他。

”这位校长说,“所以,他每次去训练都要背个书包,里面装着校服。

如果远远看到他爸爸来了,他就赶快脱掉训练服,换上校服,装作没有踢球的样子。

”这位校长表示,体育,包括足球在内,是为培养健全人格服务的。

但我们很多家长对于“健全人格”这个概念没有清晰的理解。

他们只看重分数。

他说:“校园足球已成社会意识与体育价值交锋的焦点。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不仅很多家长对于校园足球存在误解,很多校长甚至地方教育部门官员也存在理解偏差。

这是中国校园足球目前存在的最大盲区。

形式主义等困扰校园足球的问题,与此关系很大。

河北某山区小学的孩子在教室前的水泥空地上踢球。

对他们来说,体育老师、场地、甚至足球都是奢侈品。

武汉市硚口区体卫艺站站长黄红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对于足球的认知盲区,是我们和欧美国家足球差距的根本所在。

他说:“我认为,与足球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足球差距最大的不是技术,不是体能,而是对足球的理解。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如果我们校园足球理念错误,会导致整个价值观、理论和实践体系出现重大偏差。

”黄红兵说,中国足球缺少健康的文化,要培育一种文化,就必须摒弃任何的功利思维。

他认为,中国足球文化要从校园足球建起,创始之初千万不要植入任何的功利基因。

拔苗不能助长,水到自然渠成。

黄红兵提倡一种“有温度的足球教育”,把足球还给孩子,让孩子们有地方踢球。

他介绍,自校园足球计划启动以来,硚口区累计投资4000多万元修建球场。

“现在我们硚口区几乎每个学校都有场地。

”他说。

武汉某中学举行校园足球班级联赛。

女生是球队主力。

武汉硚口区新合村小学自1966年起就开展校园足球,培养了37名国脚、200多名专业运动员。

但在这两个光鲜的数字背后,他们有难言之隐。

“我们以前有个学生小学毕业后进入体校,入选国少队,走专业道路。

”新合村小学的一位老师说,“这个学生后来没踢出来,进入社会,结婚生子,女儿也在我们学校上学。

他坚决不让孩子踢球。

他对我说,‘老师,从咱们小学毕业后,我一直在搞足球,结果什么像样的东西都没学到,脑子里装的还是您教我的那些东西。

我绝不让孩子再走我的老路了。

’”新合村小学现在旗帜鲜明地提出他们的理念:我们搞校园足球目的不是培养足球运动员,而是育人。

通过足球,培养孩子们健全人格、团队意识和拼搏精神。

不过他们因此不得不一次次地面对尴尬。

“我们的校园足球内涵改变后,校队成绩不如以前。

我们队成绩不好,某些领导听了后很不痛快,问我们为什么做不好。

这给我们带来不少压力。

”这位新合村的老师说。

关于校园足球的主旨,有关部门三令五申,媒体反复呼吁,但不少地方置若罔闻,锦标主义大行其道。

我们发起校园足球的初心,正在变成一个大家视而不见的最大盲区。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如何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是现在校园足球面临的主要难题。

锦标考核背离校园足球的主旨,只会带来戕害;需要淡化校园足球比赛的成绩,可把成绩视作一种荣誉,务必与政绩脱钩。

让足球教育更加普惠目前,全国38万所中小学中,已有27000多所挂牌成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这是否意味着其他学校就不能搞校园足球?非也。

在北京黑芝麻胡同小学内,记者看到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校园足球。

隐藏在胡同深处的北京黑芝麻胡同小学北京有很多著名的小学隐藏在纵横交错的胡同内。

地理特点决定了它们不可能有太大的操场。

黑芝麻胡同小学位于南锣鼓巷尽头的一侧,由晚清时期的一个四合院辗转改建成学校。

学校教学楼前有一块活动场所,只有一个篮球场大小,原先里面还有两棵国槐和一棵枣树。

学校经过多次申请,终于砍掉了靠近操场中央的国槐。

另一棵茂盛的国槐,尤其是那棵树龄百年的枣树是绝对不能砍的。

记者赶到采访时,那棵瘦骨嶙峋的枣树上挂着吊瓶,正在接受输液治疗。

黑芝麻胡同小学教学楼前空地内有棵挂着吊瓶的百年枣树“我们学校就这么大块地能活动。

”黑芝麻胡同小学主管体育的副校长周京胜指着教学楼前的空地对记者说,“这长30米、宽20米,一共也就600平方米。

我们学校800多学生。

在这里踢球,我们过去连想都不敢想。

”这样一所看似无法举办足球活动的学校,校园足球却开展得轰轰烈烈。

一个五年级学生告诉记者,班上同学们每次都盼望着周五不要下雨,那天他们要上足球课。

记者在黑芝麻胡同小学校园内看到,教学楼前的空地内用围栏围起了三块小球场,每块球场宽约9米、长约16米,三群孩子正在里面闹闹哄哄地玩得不亦乐乎。

周京胜说,自去年9月份小球场安装进校园后,孩子们活动量明显增加。

他说:“小球场踢球安全系数高,我们不用太担心安全事故,可以放心让孩子们在里面玩。

”今年年初,他们211名学生代表东城区参加北京市体质健康随机抽测,合格率为100%,优秀率高达70%,获得第一。

业内人士都知道70%的优秀率意味着什么。

“我听到这个结果后都傻了,怎么也不敢想优秀率会这么高。

”黑芝麻胡同小学的一位老师说,“我们为了提升学生体质想了很多办法,当然和小球场有关系。

孩子们喜欢踢球,活动量增加很多。

”黑芝麻胡同小学的校园足球有种街头足球的味道,没有教练在旁边指导,孩子们自由地在场内踢球。

欧美足球专家认为,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黑芝麻胡同小学的学生在踢球,学校院子太小,来访的汽车只能停在校门内侧的过道上。

黑芝麻胡同小学与小场足球结缘,得益于北京市教委与北京中赫国安俱乐部共同开展的一个名为“小比赛·大梦想”的项目。

根据这个项目,中赫国安俱乐部投资1660万元,为北京116所小学免费安装了围栏球场,覆盖三万名学生,深受师生欢迎。

项目自2018年9月1日启动至今年7月16日,共有33361名学生参加,进行102663场比赛,1290931人次参加,平均每人参赛40.13场。

据中国资深足球专家张路介绍,按照国际足联草根足球计划提倡的方式,围栏小球场内举行的比赛不设教练和裁判,不允许教师中断比赛指导学生,让学生在比赛中自己动脑观察、判断和决策,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自主性、自律性和自信心,这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有效方法。

“围栏分割球场,界限明显,互不干扰。

”张路说,“由于周围有围栏,所以不存在球出界的问题,孩子在比赛中触球次数多,射门也多,大家都能踢到球,学生参与兴趣高。

”“虽然场地小,但由于球不出界,停顿时间少,运动强度其实很大,锻炼效果好。

场地小,空间小,对锻炼孩子们在压迫逼抢下处理球的能力极有帮助。

另外,围栏球场内踢球非常安全,没有长距离的高速跑动与碰撞,到现在为止我们没有碰到一例需要送到医院接受治疗的事故。

”张路说。

围栏小场模式有效解决了困扰中国校园足球的两大难题——场地和师资。

像黑芝麻胡同小学这样场地严重受限的学校,也可以开展足球活动。

而在那些缺乏专业足球老师的学校,引进围栏小球场后,学生们不需要教练在场边指导,就能快乐地进行比赛。

中国校园足球存在较大的专业足球老师缺口。

在河北某县的一所足球特色学校内,记者发现那里有1700多名学生,只有一名专业足球老师。

记者在甘肃某县走访了当地4所足球特色学校,那里没有一名足球专业老师。

在一所小学内,记者看到一位数学女老师在训练二年级学生练习带球技能。

甘肃某小学学生在数学老师的指导下训练带球特别值得提及的一点是,由于围栏小场足球是为所有能踢球的孩子所设,是种纯粹的草根足球形式,颇有街头足球的随意性,比赛不计成绩和名次,不设校际比赛,不与政绩挂钩,因此避开了困扰中国足球的最大雷区——锦标主义。

避开了锦标主义的功利思维,校园足球就能避开最大障碍,即使存在场地和师资等种种不足,也能获得自然生长的宝贵空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