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代代助孕

首页 北京借腹生子 北京借腹生子代生 北京借腹生子代生宝宝 北京借腹生子捐卵 其它案例
您当前的位置: 北京代代助孕 > 北京借腹生子 >
北京借腹生子 北京借腹生子代生 北京借腹生子代生宝宝 北京借腹生子捐卵 其它案例
推荐案例

薛仁贵墓在夏县大张村考

时间:2023-10-07   浏览量:998

薛仁贵墓在夏县大张村考

邢慧玲

《兰台世界》2013年

关于薛仁贵,史书可稽:《旧唐书》卷八十三·列传·第三十三:薛仁贵,绛州龙门人。贞观末,太宗亲征辽东,仁贵谒将军张士贵应募,请从行。至安地,有邱将刘君昂为贼所围甚急,仁贵往救之,跃马径前,手斩贼将,悬其头於马鞍,贼皆慑伏,仁贵逐知名。

《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一·列传·第叁十六云:薛仁贵,绛州龙门人。少贫贱,以田为业。将改葬其先,妻柳曰:“夫有高世之材,要须遇时乃发。今天子自征辽东,求猛将,此难得之时,君盐图功名以自显?富贵还乡,葬未晚。”仁贵乃往见将军张士贵应募。日

薛仁贵为绛州龙门(现山西河津市)人,但河津至今未发现薛仁贵及其祖先的墓葬地,也无任何文物和史料可证薛仁贵墓就在河津。只有山东嘉祥县有薛仁贵墓的遗迹,但经笔者考证,现存的嘉祥县薛仁贵墓系疑冢。那么,薛仁贵墓葬地究竟在何处?本文略加考证。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水头镇大张村有一座薛嵩墓。薛嵩是薛仁贵的孙子,《旧唐书》卷一百二十四·列传第七十四有明文记载:薛嵩,绛州万泉人。祖仁贵,高宗朝名将,封平阳郡公。父楚玉,为范阳、平卢节度使。5

从《旧唐书》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薛嵩是山西绛州万泉县人,祖父是薛仁贵,为唐高宗时名将,封平阳郡公:父亲是薛楚玉,为范阳、平卢节度使。薛仁贵是绛州龙门人,孙子薛嵩是绛州万泉人,薛嵩墓又为什么会出现在夏县水头镇大张村呢?

薛仁贵墓碑虽现已无存,但有史籍可考。宋嘉祜八年(1063)欧阳修所编《集古录》,即《集古录跋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其中即存有关于薛仁贵墓碑的记載,卷六“唐薛仁贵碑(天宝二年)”条云:右《薛仁貴碑》,苗神客撰,云“公讳礼,字仁貴,河东河阴人也"。《唐书》列传云“仁貴,絳州龙门人",又不云名礼。余家集录薛氏碑尤多,据仁贵子楚玉碑,亦云父仁貴尔。仁貴为唐名将,当时甚显著,往往见于他书,未尝有云薛礼者。仁貴本田家子,奋身行阵,其仅知姓名尔。其曰“名礼,宇仁貴”者,疑后世文士或其子孙为增之也。列传又载仁貴降九姓事,云军中为之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仁貴卒于永淳中,碑以天宝中建,不载汉关之歌,不应遣略,疑时未有此歌,(五宇集本作当时无此歌)亦为后人所增爾。治平元年端午日书。

宋理宗时临安书商陈思编辑金石学著作《宝刻丛编》,是当时中国各地碑刻的总目,卷十亦有薛仁贵碑的记载,同时引《集古录目》为证:唐代州都督薛仁贵碑,唐著作郎弘文馆学士苗神客撰,仁貴玄孙左领军卫兵曹参军伯嶷书。薛礼,宇仁貴,河东汾阴人,官至明威将军。代州都督碑以天宝二年立在安邑。《集古录目》碑云:“公讳礼,宇仁貴,河东汾阳人",《唐书》列传云“仁貴,絳州龙门人",又不云名礼。余家集录薛氏碑尤多,据仁貴子楚玉碑,亦云父仁貴尔。仁貴为唐名将,当时甚显著,往往见于他书,未尝有云薛礼者。仁貴本田家子,奋身行阵,其仅知姓名爾。其曰“名礼,宇仁贵”者,疑后世文士或其子孙为增之也。仁贵卒於永淳中,碑以天宝中建。

唐宋之后亦有多部著作转载上文,此处恕不详录。文献记載称薛仁贵是汾阴人者多,碑文却刻云“河东汾阳人”。究竟是汾阴,还是汾阳?查考谭其骧先生编著《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唐代河东道地图,龙门在汾水之北,应该是汾阳。那么,汾阴一说从何而来?考虑到薛嵩为绛州万泉人,是在汾水之南(汾阴),安邑又在万泉之南,同为汾阴,也许是薛仁贵后人记载为汾阴也未可知。

《集古录》、《宝刻丛编》收录的薛仁贵墓碑资料至为珍贵。其时唐碑资料尚可多见,可信度应很高。另据两书所载,薛仁贵卒于唐高宗永淳二年(683),由此推断60年后的

天宝二年(743)立碑之举当为其后人所为。

两《唐书》均明文记载薛仁贵是绛州龙门人,其生前自家乡从军,有妻柳氏守寒窑一十八载的民间传说和戏曲故事,龙门至今还有其寒窑遗迹。又有多种史料均记载薛仁贵死后由官方造灵车,并护送其灵和家人一起返回家乡。元张国宾有戏曲《荣归故里》,便是讲述此事。以此推论薛仁贵生前死后都在故乡,是不可能迁葬的。但从薛仁贵去世

的永淳二年(683),到薛仁贵碑立于安邑天

宝二年(743)之间这六十年里是有可能迁葬的。原因是薛仁贵生前就有迁葬的动议,并被记入《新唐书》,此议不可能毫无缘由,这其中的原因一定是他们的家事和个人愿望,也不可能在薛仁贵死时通知皇帝及官方,让皇帝按照家人的遗愿安葬的。死后六十年内按先人遗愿,迁移祖坟至先人向往之地是完全可能的。《集古录目》和《宝刻丛编》说墓碑“立在安邑”,则薛仁贵墓葬位于安邑可知。

唐宋之后多有薛仁贵碑及墓在安邑的载记,聊举两事,以例其余。清徐乾学《读礼通考》卷九十有注曰:乾学案,唐之昭陵既许功臣密戚陪茔矣,又许陪陵者子孙从葬,故见于纪传者冗杂无次。《马氏通考》凡一百五十五人,《確泉县志》凡一百六十七人。《通考》不列杜如晦,而有于闻、萨宝、新罗诸王。考新罗王真德之亡史,但言遣使至其国吊祭,不闻其陪葬也。薛仁贵卒,传云护丧还乡里,墓碑在安邑,而《醴泉志》以为陪葬,误。今据新旧史所书者列於前,而陈思《宝刻丛编》有墓碑可信者次之,通考又次之。上

此条记载薛仁贵死后,传言护丧还乡里,墓碑在安邑。《醴泉志》认为陪葬唐太宗是失误。

而(光绪)《山西通志》卷五十六则记载薛仁贵墓在安邑县,并认为薛仁贵与薛楚玉、薛嵩并葬夏县县西四十里:左骁卫大将军薛仁贵墓在安邑县,范阳节度使薛楚玉墓昭义节度使薛嵩墓在夏县西四十里。

条下注:旧《通志》:夏县阳城墓在柳谷,明嘉靖间犹有遗迹,后为河水冲没。薛嵩与祖仁贵、考楚玉并葬县西四十里。棠《集古录》,仁贵墓碑在安邑县,嵩碑在夏县。仁贵碑今不可见,嵩碑刻云“附葬先将军茔”,先将军盖指楚玉也。然县西四十里即在安邑界,《志》谓三世皆葬此者,亦未为不合,姑分志之。余详《金石记》。即此可知,前人不但认为薛仁贵墓在安邑,而且还提出薛家三世皆葬此的说法。在此前提下,夏县水头镇大张村薛嵩墓碑文便成为薛仁贵墓葬地及墓葬状况的关键证据。

清人胡聘之所编《山右石刻丛编》(清光绪二十七年刻本)卷七完整记载了薛嵩墓碑碑文并详细释读,其书在“薛嵩碑”条下注称:“碑高八尺九寸,广四尺,二十五行,行六十五字,分书,今在夏县。”

1997年山西考古研究所编《山西碑碣》104页,收入的《薛嵩碑》拓片正是现大张村唐碑所拓脚,此碑文明确记载了薛嵩是河东万泉人,其祖先为夏车正大夫,祖父薛仁贵官至州都督左武卫大将军,父亲薛楚玉官至幽州长史节度使,摄御史中丞右羽林大将军,汾阴县人,赠太子太傅。真可谓“王侯相继,勋宠更盛”。薛嵩一生也功绩不凡,十五岁就跟随先将军,功勋卓著。大历七年(772)冬天十二月死于磁州,皇上赠以三公印绶,九原圈链,于第二年十月归葬于夏县先将军之墓中。

《薛嵩碑》为尚书礼部郎中程浩撰,朝议郎守梁州都督府长史、武阳县开国男、翰林待诏韩秀实书。程浩为唐代宗朝人。韩秀实为唐代四大隶书家之一韩择木之子,韩择木教子有方,子秀实、秀弼、秀荣并有书名。其书法出自家学。《薛嵩碑》按文中还举例说,《金石续编》中的《大历十二年平蛮颂》所题:“朝议郎守尚书礼部郎中、上柱国韩云卿撰(文)、朝议郎守梁州都督府长吏、武阳县开国男、翰林待诏韩秀实书",也正与此碑相合。经仔细校勘《山右石刻丛编》中刊刻之《薛嵩碑》文与《山西碑碣》中《薛嵩碑》拓片R及夏县大张村现存碑文,除《山西碑碣》和现存夏县大张村碑文中“太原郭端模勒并刻字”在墓碑正文之前,而《山右石刻丛编》刊刻时将此句移至碑文最后之外,其余无一字不同。将现存《薛嵩碑》碑阳镌刻全文与韩秀实所存世之《平蛮颂》、《李氏墓志》等碑文比较,嵩碑完全符合韩氏隶书家传风格,用笔精到,结体近方而略长,其章法求齐整紧凑,但横排中有错落,节奏平静恬淡,实为唐隶佳作,除韩秀实外无人能刻。而现存《薛嵩碑》碑阴所刻“隆庆二年重立”字样,显为后人增补,字体全然不同,书法造诣绝无与韩书可类之处。由此可知,《薛嵩碑》实为薛仁贵之孙薛嵩去世后第二年,也就是大历八年韩秀实亲自镌刻,是可信史料。

《薛嵩碑》文中明确记载:“平阳王□公,讳嵩,字嵩,河东万泉人,其源夏车正、汉大夫之后也。祖官至代州都督、左武卫大将军,讳仁贵。考幽州长史、节度使摄御史中丞、右羽林大将军、汾阴县男、赠太子太傅,讳楚玉。”“平阳王”后阙文以意推之,当为“薛”字,其理甚明,毋庸细辩。胡聘之指出薛嵩“大历七年十二月景寅,薨于磁州”,而《旧唐书》本传和《通鉴》都说其卒时为大历八年正月,是“据奏到时”记载的,其说甚确,则碑中所谓“以明年十月归葬于夏县先将军之茔”是指大历八年(773)十月薛嵩后人将其枢运至夏县与其先人同葬。

前引《光绪山西通志》:“薛嵩与祖仁贵、考楚玉并葬县西四十里。”又引据《集古录》称:“仁贵墓碑在安邑县,嵩碑在夏县。”安邑和夏县是并列的两个县吗?现运城市有安邑镇,是古安邑县吗?这要从夏县与安邑之沿革说起。查言如泗、李遵唐所纂清乾隆二十

九年(1760)刻本《解州夏县志》卷—《沿革》:夏县本安邑地,《帝王世纪》云:‘禹都安邑’。今邑有禹都旧城相传即其地也。

周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魏。秦为河东郡地。

汉为安邑县。北魏神嘉元年别置南安邑,城在离都旧城之西四十里。分安邑之东立夏县,因夏禹所都,故名。城在禹都旧城之南一十五里。日

“夏县”,旧称安邑。元魏(即北魏)分南安邑、北安邑。隋、唐时析分为夏县。位于夏县的禹都故城遗址,是闻名中外的古迹胜地。民国十三年,赵辅堂、张承熊《安邑县续志》卷六“艺文”中记载郭带淮《禹都安邑考》,对该县源流考证颇详叫。

此考将安邑之名是因大禹为使舜安度晚年,作为舜之邑城的缘由,以及夏县系由旧安邑析分而来等问题说得非常清楚,所以《集古录》所称:“仁贵墓碑在安邑县,嵩碑在夏县。”本为一地。薛嵩墓所在地夏县水头镇大张村就在禹都旧城西北20余里处,禹都旧城又在夏县西北15里处,薛嵩碑正在夏县最西端偏北四十里,即碑文所云“县西四十里”处。《山西通志》已对此事加以考证:"《集古录》仁贵墓碑在安邑县,嵩碑在夏县,仁贵碑今不可见,嵩碑刻云附葬先将军茔,先将军盖指楚玉也。然县西四十里即在安邑界,志谓三世皆葬此者亦未为不合。”

因知安邑县即夏县古称,薛仁贵墓在安邑,薛嵩既归葬“先将军之茔”,则与父、祖同葬应在情理之中。今知薛嵩墓在夏县水头镇大张村,正位于夏县偏北最西端四十里处,适与光绪《山西通志》“薛仁贵墓”之记载相吻合。由此推证,其地亦即薛仁贵墓葬所在。

如上所考,名将薛仁贵与其子薛楚玉、孙薛嵩并葬一墓,葬地即在今夏县水头镇大张村西。确切与否,还请学界同仁赐教。

温馨说明:本平台目的在于集中传递全国各县考古成果,不作为任何商业目的,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注明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图文编辑校对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及时纠正修改。谢谢合作!


参考资料